投資海外ETF,該選海外券商還是複委託?財務顧問個人經驗談
照片來源:Adobe Firefly |
--本文作者--
我是洪哲茗,國際特許財務分析師CFA。出身理工科系的我,善於拆解金融商品、破除金融話術,不銷售金融商品,讓我更能夠客觀分析商品優劣,目前已為上百人進行財務規劃與諮詢,歡迎與我預約30分鐘了解財務規劃流程,了解如何為理財做最好的選擇!
複委託與海外券商比較
照片來源:作者自製 |
1.交易成本
過去海外券商最大的優勢,就是交易手續費的成本。在複委託交易手續費「最低」0.50%、最少要收數十美元的年代,即使負擔國外匯款的匯費,在海外券商都是較佳的選擇。
不過近年來國內券商開始注重複委託業務,手續費率也因為競爭而大幅下降,甚至為了搶定期定額的客戶,競相推出相當優惠的手續費方案。以我常用的券商舉例,每筆定期定額手續費率0.18%,但是最高只收1美元,假如定期定額金額是1,000美元,原本會收1.8美元手續費,但是只會收1美元,相當於費率是0.10%。
而且,採用國內複委託的話,投資人不用負擔將錢匯到國外的費用。所以,從交易成本的考量上,喜歡短進短出、交易較頻繁的投資人,建議使用海外券商比較有利,而長期投資、定期定額的投資人,選擇複委託也不會負擔太高的交易費用。(延伸閱讀:美國升息,蘋果債券可以買嗎?怎麼買?海外債券報價、風險、手續費與其他費用整理)
照片來源:freepik |
2.稅務風險
使用海外券商投資股票或ETF,如果帳戶所有人身故,國內眷屬除了要傷腦筋如何將錢取回之外(前提是他們知道有這筆海外投資),還要向美國國稅局申報遺產稅。以非美國稅務居民為例,該筆金額超過60,000美元的部分必須課徵遺產稅,稅率依遺產金額不同,最高可能面臨40%的遺產稅,可能還得請當地的律師或會計師協助處理,又是另一筆花費。
當然也有人說,將帳號、密碼交給家人,帳戶持有人身故後再偷偷匯回就好,匯回也不要去申報國內遺產稅,就通通不用繳稅啦。這樣的前提,當然是沒被美國或台灣的國稅局查到,否則可是要連補帶罰的喔。(美國國稅局可不是好惹的)
另外,從國外匯回的款項,在申報海外所得時,必須要舉證當時匯出的成本,才能計算所得,所以必須保留好紀錄。
上面這些問題,複委託也不是沒有。複委託投資人身故時,美國的遺產稅「理論上」仍然要被課,不過中間隔了一個國內券商,查核上更加困難,但也難保未來美國國稅局會要求券商必須主動告知。
至於國內遺產稅與海外所得,因為券商都有資料,所以一定跑不掉啦,只是在申報上會比較方便而已。
3.便利性
照片來源:freepik |
定期定額:美國的交易所交易是以「股」作為單位,假如每月可投資的金額是新台幣6千元,就無法每月購買每股200美元以上的標的,資金也無法充分投資。而複委託的定期定額,則可以計算至碎股(不滿一股),對於小額、定期投入的投資人來說,相當方便。
另外,海外券商通常有股利再投入計畫,幫我們自動將配發的股利,再買入該投資標的,複委託則暫時沒有。不過,台股的定期定額已經有股利再投入的機制,相信不久的將來,應該有機會在複委託看到囉。
財務顧問經驗談
早在2008年,在研究所教授的啟蒙下,我就開了海外券商的帳戶,一直到開始工作後,也會每年定期匯錢到帳戶投資。只是,我一直很擔心的是,萬一我突然身故,平常不怎麼經手理財的太太,會不會壓根不知道這筆錢?就算有查到,又要怎麼拿回來?
所以,我當時有寫了帳戶的密碼給太太,還交待高銀相熟的同事,萬一我真的突然掛了,再協助我太太處理一下。(真的像在交代遺言…)
後來,國內的複委託越來越方便,手續費也越來越低,我就毫不猶豫地採用複委託啦。而且,我們家是以太太的帳戶來投資,原因也跟上面一樣 -- 萬一我先走,這些投資本來就都在太太名下,不需要轉移;反之,如果不幸的是太太先走,處理這些財務的事,對我來說不會造成麻煩。
選擇投資管道只是理財規劃中的一環,更重要的決策,應該是依據目標擬定投資計畫,決定適合自身的資產配置比例,再依個別考量選擇投資標的與管道。財務顧問的工作,則是全盤考量客戶的情況,分析不同的建議與方式,確保客戶是在有充分資訊的前提下,做出人生中的各種重大財務決策。(延伸閱讀:三個面向解析「獨立財務顧問」,找顧問做財務規劃,會不會失去生活的掌控權?)
這樣的決策過程或許繁瑣,但是過往幾年的執案經驗告訴我,當客戶更清楚「為什麼」要這樣做時,自然就會產生理財上的紀律,也會帶來踏實感與安心。如果想了解如何打造理財上的安定感,歡迎與我預約30分鐘線上諮詢,了解財務規劃的流程。
張貼留言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