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Fantasy Baseball】拍賣盟的選秀策略
有別於一般常見的S型選秀,拍賣盟是在選秀時給每個玩家一定的預算,讓玩家能夠依照自己制定的策略,建構自己夢想中的球隊。我大約是6年前,第一次接觸了這樣的選秀方式,雖然往往要花上4~5小時(一般標準選秀大概1小時內可搞定),事前還要做更多的準備功課、擬定建軍策略等等,但對我來說,這樣的方式,真是像極了愛情投資,讓我深深地著迷。
例如:
l 因為選秀時間長,不只考驗體力,還有耐心。
l 當A選手受到玩家追捧時,我們會不會迷失自己,跟著追價?
l 如果我看好B選手,理論上他越晚被提名拍賣,價格會越便宜(因為大家錢花得差不多了),但我們能否耐心等待?
l 如果一時鬼迷心竅,胡亂追價,是否有及時調整的B計畫,免得打壞了後面的選秀策略?
l 因為每個聯盟的規則、比項不同,可能會讓同一位選手的評價天差地遠,是否能看出不同的差異並且從中獲利?
l 一位選手今年選秀時的價格,絕大部分決定於該選手去年打得好不好。但如同投資常說的「過去的績效不等於未來的報酬」,如果我們沒有一套自己評斷選手「價值」的方式,是否比較容易被市場的「價格」所迷惑?
l 更殘酷的是,好公司的股票人人可買,可是好選手只能屬於一支球隊(這有點像,如果我看好一家公司,就把它收購,然後下市)。所以,如果有其他玩家跟我一樣看好C選手,那我們是不是要出高價競標呢?
這個遊戲有太多有趣的地方,此次先就我過去幾年的選秀心得分享,未來也會寫些基本規則說明、季中球隊調整交易等等,歡迎更多同好一起加入!
聯盟的深度 – 深盟與淺盟
總人數的深度
Yahoo的標準聯盟,設定是有12隊、每隊選27人(通常以12x27表示),代表一共有324位選手會被玩家選入球隊,其他落選的球員則是會在自由球員市場流動。一個聯盟越「深」,指的是有比較多的選手會被玩家選入球隊(例如18x26),這樣的情況下,未來自由球員市場就相對貧脊,要找到能更替的球員難度較高,此時選秀相對重要,再來就是剛開季時的「手速」要快,搶入打出亮眼成績的自由球員。同時,因為可替代性較低,相對越好的球員就越有價值,但是漲幅較高的反而是中段的選手。
位置的深度
一個位置(例如捕手C、一壘手2B、先發投手SP等)越「深」,代表的是該位置算是堪用的選手較多,替代性較高。因為守備的數據實在難以量化,所以傳統上看中守備的位置,例如捕手、二游等等,在只看打擊數據的Fantasy遊戲中通常比較「淺」。
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捕手,因為打擊好的捕手,就像日本製的壓縮機,非常稀少,例如去年並列聯盟全壘打王的Salvador Perez,所以通常價格也都會較高,至於玩家是否願意花大錢買入,考驗著大家的策略與智慧。
相反的例子,則是後援投手RP,尤其是在有比中繼成功H的聯盟,因為後援投手的替代性高,所以通常我都會用最低的$1價格,建構我的後援投手陣容。
投手最低局數
通常Head to Head的玩法,每周會設定最低投手局數,一般來說,局數越低,需要的投手就越少,相對也較「淺」。
除了考慮上述的深淺外,另外一個會重大影響球員價值的,就是比項了。
比項
Yahoo標準盟的比項如下:
l 打者比項:得分R、全壘打HR、打點RBI、盜壘成功SB、打擊率AVG;
l 投手比項:勝場W、救援成功SV、三振K、自責分率ERA、每局被上壘率WHIP
Yahoo預設的球員價格與順位,都是以此做為評估依據。但是隨著評估球員的方式越來越先進,像是打者項的上壘率OBP、長打率OPS,投手項的中繼成功H、優質先發QS等,也都常常出現在各個自創聯盟的比項裡,此時可能就會影響球員在聯盟中的價值。
例如:一位打擊率低、但是擅於選四壞保送上壘的球員,在標準的比項下,就相當吃虧,但是在比上壘率的聯盟中,價值就會大大提升。
另外,如果比的項目越多,甚至有些負向比項,像是打者的被三振數K、投手的敗投L等,那麼一位選手要全部比項都很好的機會就會大幅降低,此時球員價值就有M型化的可能:也就是菁英球員更值錢、而中段的球員可能因為某個負向比項特別差,而減損了價值。
這邊提供一個小小撇步,就是如何讓Yahoo幫我們評估在不同比項下的選手價值,做為參考。操作方式如下圖,進入Player List頁籤,STATS選擇Remaining Games(proj)(紅框處),點選Filter後,此時Rankings欄位會有兩欄(綠框處),Pre-Season就是在標準盟的比項下Yahoo的評估,另一欄Current則是在該聯盟比項下的評估。以圖中的聯盟作為例子,因為投手比項比了HR、L、BB等三個負面比項,所以反而後援投手Current會優於Pre-Season,代表會比較吃香。而在此比項下,雖然頂級的先發投手不受太大影響,但是中後段的先發投手就非常吃虧。
擬定建軍策略
建軍策略並不僅僅是選秀時需要,而是一整季的調度基礎。例如:
l 球隊名單中,要維持幾位投手、幾位打者。
l 打者群中,需要幾個板凳?需要多守位的工具人,增加調度彈性嗎?
l 投手群中,先發與後援的配置如何?
l 打者與投手的組成,是要由一兩個菁英選手+雜魚組成,還是由一群中段選手組成?前者又稱為巨頭建軍策略,後者又稱中產建軍策略。
建軍策略以實際例子說明較為清楚,所以未來會以我有在操作的兩個球隊為例,記錄我擬定的選秀策略與結果,還有整個球季中的調度過程,不僅僅是分享給各位同好們,也是做為檢視自己建軍策略的方式,祝褔大家都能有一個愉快又刺激的MLB球季!
張貼留言
0 留言